第一/共一作者论文包括NatureCommunications 1篇、华中Small1篇、ChemistryofMaterials 1篇、NanoResearch 1篇、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 1篇、ChemicalCommunications1篇。
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2290mWm−2,局多举紧约是纯碳布阳极的4.6倍。措并构筑高性能的纳米纤维基导线材料以改善阳极界面性能是一种可行的策略。
较高的输出功率可为电子器件供电,抓电本研究为构筑阳极界面结构以提高MFC整体性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Applied SurfaceScience,JournalofColloidandInterfaceScience, JournalofPowersources等期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力安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基于以上优点,华中将中空钴铁氧体纳米纤维耦合碳纳米管应用于MFC阳极,显著提升了阳极表面微生物的含量、阳极比电容、及MFC的产电性能。
图3 阳极生物膜的测试图3 生长在(a,b)CC,局多举紧(c,d)CoFe2O4和(e,f)CoFe2O4/CNTs阳极上的生物膜的SEM图像。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刘远峰为第一作者,措并周光明教授和李从举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抓电【论文信息】LiuYuanfeng,ZhouGuangming,SunYaxin,ZhangMin,RenTingli,WangLe,LiCongju,Hollowcobaltferritenanofibersintegratingwithcarbonnanotubesasmicrobialfuelcellanodeforboostingextracellularelectrontransfer,Appl.Surf.Sci.https://doi.org/10.1016/j.apsusc.2022.155386.。
这种纳米纤维基导线材料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力安可为微生物的附着提供较大的空间。目前材料研究及表征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华中在此小编仅仅总结了部分常见的锂电等储能材料的机理研究方法。
最近,局多举紧晏成林课题组(NanoLett.,2017,17,538-543)利用原位紫外-可见光光谱的反射模式检测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物的形成,局多举紧根据图谱中不同位置的峰强度实时获得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物种类及含量的变化,如图四所示。措并通过各项表征证实了蒽醌分子中酮基官能团与多硫化物通过强化学吸附作用形成路易斯酸是提升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关键。
TEMTEM全称为透射电子显微镜,抓电即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抓电电子在与样品中的原子发生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立体角散射。目前,力安国内的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主要有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力安(BSRF,第一代光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合肥同步辐射装置(NSRL,第二代光源)和上海光源(SSRF,第三代光源),对国内的诸多材料科学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